当前的机器人市场主要包括工业机器人、商用服务机器人和消费服务机器人三个细分市场。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销量实现快速增长。
据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分析,我国是工业机器人最大市场。
201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3.66万台,首次超过日本,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机器人产销国。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6.85万台,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24.7万台的27.7%,超过了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。
2017年,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13.81万台,同比增长58.7%,也是增速最快的一年。到了2018年,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已经达到15.64万台,连续五年位居世界销量第一。
同时,近年来,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实现快速增长。
2017年,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13.11万台(套),增长81.0%。
2018年上半年,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7.38万台。我国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积极扩产能,产能放量未来有望加速国产化进程。面对旺盛的需求,我国主要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主动募投项目、扩大产能,应对未来巨大的产能缺口。
多种类机器人市场蓬勃发展
在全球推动工业4.0新机器人战略布局的大背景下,工业机器人行业掀起新一轮竞相博弈的科技变革热潮。虽然中国机器人产业起步比较晚,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国产机器人已日渐向外国先进机器人的技术靠拢,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,中国已连续5年稳居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。
据IFR在会上发布的报告,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9万台,同比增长31%,远高于14%的世界平均增速。IFR预测,到2018年,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台;到2020年,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在80万台以上,机器人密度(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)达到150台以上。
目前,我国的工业机器人除了运用于工业、3C行业、家电等传统领域中,还有仓储和物流、消费品加工制造、外科手术机器人、楼宇和室内配送、智能伴侣与情感交互、复杂环境与特殊对象的专业清洁、城市应急安防、影视娱乐拍摄与制作、能源与矿产开采、国防与军事……多种类细分机器人应用市场,促进了国产机器人的蓬勃发展。
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
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,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。2015年5月,《中国制造2025》文件里提到,要突破机器人本体、减速器、伺服电机、控制器、传感器和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。2016年3月,工信部、发改委、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印发《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)》,文件提到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要年产10万台以上,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5万台以上,并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产业集群。
2017年12月,工信部文件《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18-2020年)》提到,到2020年,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、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实现批量生产及应用,医疗康复、助老助残.消防救灾等机器人实现样机生产,完成技术与功能验证,实现20家以上应用示范。可见,服务机器人将成我国重点打造发展的机器人。
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很广,主要从事维护保养、修理、运输、清洗、保安、救援、监护等作。其中,个人/家用机器人主要包括:家庭作业机器人、娱乐休闲机器人、残障辅助机器人、住宅安全和监视机器人等;专业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:场地机器人、专业清洁机器人、医用机器人、物流用途机器人、检查和维护保养机器人、建筑机器人、水下机器人,以及国防、营救和安全应用机器人等等。服务机器人将成为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机器人产业园区域集中
据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10月我国机器人产业园多达50多个。其中,广东省拥有机器人产业园数量最多达6个,其次为江苏省达5个,山东省随后数量达4个。此外,安徽、河北、上海、湖南、浙江、天津、黑龙江等地均有分布机器人产业园。
在机器人产业园分布中,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,是我国最早从事于工业机器人生产的地区,培育出新松公司这样的机器人第一家上市公司,占据国产工业机器人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。目前,东北共有4个机器人产业园。京津冀地区机器人产业具有技术优势,覆盖领域包括工业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生产线、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等产品和服务。
整体来看,我国机器人产业园建设呈现出“全面开花,区域集中”的特点。
国产机器人价格优势明显
在工业机器人市场领域,中国凭借价格竞争力迅速崛起,主要得益于大规模量产设施和低廉的人工成本,中国生产出了大量价格低廉的机器人产品。
主要得益于政府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大力扶持,促使中国的专业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,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注入了强大竞争力。